한문자료

고문진보 후집(전)

고문진보 후집 고문진보 후집 詳說古文眞寶大全 後集 卷之一 ○ 離騷經 ○ 屈原朱文公曰 原名平 與楚同姓 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 上官大夫及靳尙妬毁之 王䟽原 原被讒 憂煩乃作離騷 上述唐虞三后之制 下序桀紂羿澆之敗 冀君覺悟反於正道而還已也 是時秦使張儀詐懷王誘與會武關 原諫王勿行 弗聽而往 爲所脅 歸卒以客死襄王立 復用讒 遷原江南 原復作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等篇 冀伸已志 以悟君心 終不見省 不忍見宗國將亡 遂自沈汨羅淵死 淮南王安曰 國風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誹而不亂 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 蟬蛻於濁穢之中 以浮游塵埃之外 推此志也 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宋景文公曰 離騷爲詞賦之祖 後人爲之如至方不能加矩 至圓不能過規矣 帝高陽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于初度兮 肇錫予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 字余曰靈均 紛吾旣有此內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 紉秋蘭以爲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 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 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純粹兮 固衆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 豈維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 旣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 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偸樂兮 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憚殃兮 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 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 反信讒而齋怒 余固知謇謇之爲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爲正兮 夫唯靈脩之故也 曰黃昏以爲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 初旣與余成言兮 後悔遁而有他 余旣不難夫離別兮 傷靈脩之數化 余旣滋蘭之九畹兮 又樹蕙之百畝 畦留夷與揭車兮 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 願竢時乎吾將刈 雖萎絶其亦何傷兮 哀衆芳之蕪穢 衆皆競進以貪婪兮 憑不猒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 各興心而嫉妬 忽馳騖以追逐兮 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 恐修名之不立 朝飮木蘭之墜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 長顑頷亦何傷 擥木根以結茝兮 貫薜荔之落蘂 矯菌桂以紉蘭兮 索胡繩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修兮 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 願依彭咸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覊兮 謇朝誶而夕替 旣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攬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有末悔 怨靈脩之浩蕩兮 終不察夫民心 衆女嫉余之蛾眉兮 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 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 競周容以爲度 忳鬱邑余侘際兮 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 余不忍爲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 忍尤而攘訽 伏淸白以死直兮 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 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 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皐兮 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 退將復脩吾初服 製芰荷以爲衣兮 集芙蓉以爲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 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遊目兮 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 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 余獨乎脩以爲常 雖軆解吾猶未變兮 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 申申其詈予 曰鯀婞直以亡身兮 終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脩兮 紛獨有此姱節 薋菉葹以盈室兮 判獨離而不服 衆不可戶說兮 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並擧而好朋兮 夫何煢獨而不余聽 依前聖以節中兮 喟憑心而歷玆 濟沅湘以南征兮 就重華而敶詞 啓九辨與九歌兮 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後兮 五子用失乎家衖 羿淫遊以佚畋兮 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 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强圉兮 縱欲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 厥首用夫顚隕 夏桀之常違兮 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葅醢兮 殷宗用之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 周論道而莫差 擧賢才而授能兮 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 覽民德焉錯輔 夫維聖哲之茂行兮 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後兮 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 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 覽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 固前脩以葅醢 曾歔欷余鬱邑兮 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而掩涕兮 霑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辭兮 耿吾旣得此中正 駟玉虯以乘鷖兮 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軔於蒼梧兮 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 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 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脩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飮余馬於咸池兮 㧾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 聊逍遙而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 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爲余先戒兮 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 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 帥雲霓而來御 紛總總其離合兮 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 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 結幽蘭而延佇 世溷濁而不分兮 好蔽美而嫉妬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 登閬風而緤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 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遊此春宮兮 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 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豊隆乘雲兮 求虙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 吾令蹇脩以爲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 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於窮石兮 朝濯髮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 日康娛以淫遊 雖信美而無禮兮 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於四極兮 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臺之偃蹇兮 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鴆爲媒兮 鴆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 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 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旣受詒兮 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 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 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 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 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旣以邃遠兮 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 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索瓊茅以筳篿兮 命靈氛爲余占之 曰兩美其必合兮 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 豈有是其有女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 孰求美而釋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 爾何懷乎故宇 世幽昧以眩曜兮 孰云察余之善惡 民好惡其不同兮 惟此黨人其獨異 戶服艾以盈要兮 謂幽蘭其不可佩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 豈珵美之能當 蘇糞壤以充幃兮 謂申椒其不芳 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心猶豫而狐疑 巫咸將夕降兮 懷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備降兮 九疑繽其並迎 皇剡剡其揚靈兮 告余以吉故 曰勉陞降以上下兮 求榘矱之所同 湯禹儼而求合兮 摯咎繇而能調 苟中情其好修兮 又何必用夫行媒說操築於傳巖兮 武丁用而不疑 呂望之鼓刀兮 遭周文而得擧 寗戚之謳謌兮 齊桓聞以該輔 及年歲之未晏兮 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鴂之先鳴兮 使夫百草爲之不芳 何瓊佩之偃蹇兮 衆薆然而蔽之 惟此黨人之不諒兮 恐嫉妬而折之 時繽紛以變易兮 又何可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 荃蕙化而爲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 今直爲此蕭艾也 豈其有他故兮 莫好수之害也 余以蘭爲可恃兮 羌無實而容長 委厥美以從俗兮 苟得列乎衆芳 椒專侫以慢慆兮 樧又欲充夫佩幃 旣干進而務入兮 又何芳之能祗 固時俗之流從兮 又孰能無變化 覽椒蘭其若玆兮 又況揭車與江離 惟玆佩之可貴兮 委厥美而歷玆 芳菲菲而難虧兮 芬至今猶未沫 和調度以自娛兮 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飾之方壯兮 周流觀乎上下 靈氛 旣告余以吉占兮 歷吉日乎吾將行 折瓊技以爲羞兮 精瓊爢以爲粻 爲余駕飛龍兮 雜瑤象以爲車 何離心之可同兮 吾將遠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崐崙兮 路修遠以周流 揚雲霓之晻靄兮 鳴玉鸞之啾啾 朝發軔於天津兮 夕余至乎西極 鳳皇翼其承旂兮 高翶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 遵赤水而容與 摩蛟龍以梁津兮 詔西皇使涉予 路修遠以多艱兮 騰衆車使徑待 路不周以左轉兮 指西海以爲期 屯余車其千乘兮 齊玉軑而並馳 駕八龍之蜿蜿兮 載雲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節兮 神高馳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 聊假日以婾樂 陟陞皇之赫戱兮 忽臨聣夫舊鄕 僕夫 悲余馬懷兮 蜷局顧而不行 亂曰已矣哉 國無人莫我知兮 又何懷乎故都 旣莫足與爲美政兮 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 漁父辭 ○ 屈原旣放 游於江潭 行吟澤畔 顔色 樵悴 形容 枯槁 漁父 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 何故至於斯 屈原 曰擧世皆濁 我獨淸 衆人 皆醉 我獨醒 是以見放 漁父 曰聖人 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世人 皆濁 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 衆人 皆醉 何不飽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 深思高擧 自今放爲 屈原 曰吾聞之 新沐者 必彈冠 新浴者 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 寧赴湘流 葬於江魚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 莞爾而笑 鼓枻而去 乃歌曰滄浪之水淸兮 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 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復與言 ○ 上秦皇逐客書 ○ 李斯臣 聞吏議逐客 竊以爲過矣 昔者 繆公 求士 西取由余於戎 東得百里奚於宛 迎蹇叔於宋 來邳豹公孫支於晉 此五子者 不産於秦而繆公 用之 幷國二十 遂覇西戎 孝公 用商鞅之法 移風易俗 民以殷盛國以富强 百姓 樂用 諸侯 親服 獲楚魏之師擧地千里 至今致强 惠王 用張儀之計 拔三千之地 西幷巴蜀 北收上郡 南取漢中 包九夷 制鄢郢 東擧成皐之險 割膏비之壤 遂散六國之從 使之西面事秦 功施到今 昭王 得范睢 廢穰侯 逐華陽 强公室 杜私門 蠶食諸侯 使秦 成帝業 此四君者 皆以客之功 由此觀之 客何負於秦哉 向使四君 郤客而不內 疏士而不用 是使國無不利之實以秦無彊大之名也 今陛下 致昆山之玉 有隨和之寶 垂明月之珠 服太阿之劒 乘纖離之馬 建翠鳳之旗 樹靈鼉之鼓 此數寶者 秦不生一焉 而陛下 說之 何也 必秦國之所生然後 可則是 夜光之璧 不飾朝廷 미象之器 不爲玩好 鄭衛之女 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 不實外廐 江南金錫 不爲用 西蜀丹靑 不爲來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 必出於秦然後 可則是 宛珠之簪 傳璣之珥 阿縞之衣 錦繡之飾 不進於前 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 不立於側也 夫擊甕叩缶 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 快耳目者 眞秦之聲也 鄭衛桑間昭虞象武者 異國之樂也 今 棄擊壅叩而就鄭衛 退彈箏而取昭虞 若是者 何也 快意當前 適觀而耳矣 今 取人則不然 不問可否 不論曲直 非秦者 去爲客者 逐 然則是 所重者 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 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 臣 聞地廣者 粟多 國大多者人衆 兵强則士勇 是以 秦山 不辭土壤故 能成其大 河海 不擇細流故 能就其深 王者 不郤衆庶故 能明其德 是以 地無四方 民無異國 四時充美 鬼神 降福 此 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 今乃棄黔首 以資敵國 郤賓客 以業諸侯 使天下之士 退而不敢西向 裹足不入秦 此 所謂敵寇兵而齍盜糧者也 夫物不産於秦 可寶者 多 士不産於秦 願忠者 衆 今逐客以資敵國 損民以益讐 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 求國無危 不可得也 ○ 秋風辭 ○ 武帝上 幸行河東 祠后土 顧視帝景 欣然 中流 與群臣飮燕 上 歡甚 乃自作秋風辭曰秋風起兮 白雲飛 草木 黃落兮 鷹南歸 蘭有秀兮 菊有芳 懷佳人兮 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 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 歡樂極兮愛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 過秦論 ○ 賈誼秦孝公 據殽函之固 擁雍州之地 君臣 固守而窺周室 有席卷天下 包擧宇內 囊括四海 幷呑八荒之心 當是時也 商君 佐之 內立法度 務耕織 修守戰之備外連橫而鬪諸侯 於是 秦人 供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 旣沒 惠文武昭襄 蒙故業 因遺策 南取漢中 西擧巴蜀 東割膏脾之地 北收要害之郡 諸侯 恐懼 會盟而謀弱秦」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合從締交 相與爲一 當此之時 齊」有孟嘗 趙有平原 楚有春申 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名智而忠信 寬厚而愛人 尊賢重士 約從離橫 兼韓魏燕趙宋衛中山之衆 於是六國之士 有寗越 徐尙蘇秦杜赫之屬 爲之謀 齊明 周最陣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 通其意 吳起 孫臏帶佗兒良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朋 制其兵 嘗以什倍之地百萬之軍 仰關而攻秦 秦人 開關延敵 九國之師 遁逃而不敢進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 已困矣 於是 從散約敗 爭割地而賂秦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流血漂鹵 因利乘便 宰制天下 分裂河山 彊國 請伏 弱國 入朝 施及孝文王莊襄王 享國日淺 國家 亡事 及至始皇 奮六世之餘烈 振長策而馭宇內 呑二周而亡諸侯 履至尊而制六合 執敲朴以鞭苔天下 威振四海 南取百粵之地 以爲桂林象郡 百粵之君 俛首係頸 委命下吏 迺使蒙恬 北築長城而守藩籬 却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 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 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墮名城殺豪俊 收天下之兵 聚之咸陽 銷鋒鍉 鑄以爲金人十二 以弱天下之民 然後 踐華爲城 因河爲池 據億丈之城 臨不測之淵 以爲固 良將勁弩 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 陳利兵而誰下 天下已定 始皇之心 自以爲關中之固 金城千里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 旣沒 餘威震于殊俗然而陳涉 甕牖 繩樞之子 甿隷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材能不及中庸 非有仲尼墨翟之賢 陶朱猗頓之富 躡足行伍之間 俛起阡陌之中 率疲散之卒 將數百之衆 轉而攻秦 斬木爲兵 揭竿爲旗 天下雲會而響應 贏粮而景從 山東豪傑 遂竝起而亡秦族矣 且天下非小弱也 雍州之地 崤函之固 自若也 陳涉之位 不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 鉏耰棘矜 不敵於鉤戟長鎩 適戍之衆 不亢於九國之師 深謀遠慮 行軍用兵之道 非及曩時之士也 然而成敗異變 功業相反 何也 試使山東之國 與陳涉 度長絜大 比權量力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 然 秦以區區之地 致萬乘之權 招八州而朝同列 百有餘年矣 然後 以六合爲家 崤函爲宮 一夫作難而七廟墮 身死人手 爲天下笑者 何也 仁誼不施 而攻守之勢異也 ○ 弔屈原賦 ○ 恭承嘉惠兮 竢罪長沙 仄聞屈原兮 自湛汨羅 造托湘流兮 敬弔先生 遭世罔極兮 迺殞厥身 烏虖哀哉兮 逢時不祥 鸞鳳伏竄兮 鴟鴞翶翔 闒茸尊顯兮 讒諛得志 賢聖逆曳兮 方正倒植 謂隨夷溷兮 謂跖蹻廉 莫耶爲鈍兮 鉛刀爲銛 于嗟黙黙 生之亡故兮 斡棄周鼎 寶康瓠兮 騰駕罷牛 驂蹇驢兮 驥垂兩耳 服鹽車兮 章甫薦履 漸不可久矣 嗟苦先生 獨離此咎兮 誶曰 已矣 國其莫吾知兮 予獨壹鬱其誰語 鳳縹縹其高逝兮 夫固自引而遠去 襲九淵之神龍兮 沕淵潛以自珍 偭蟂獺以隱處兮 夫豈從蝦與蛭螾 所貴聖之神德兮 遠濁世而自臧 使麒麟可係而覊兮 豈云異夫犬羊 般紛紛其離此郵兮 亦夫子之故也 歷九州而相其君兮 何必懷此都也 鳳凰翔于千仞兮 覽德輝而下之 見細德之險微兮 遙增擊而去之 彼尋常之汙瀆兮 豈容呑舟之 魚 橫江湖之鱣鯨兮 固將制於螻螘 ○ 聖主得賢臣頌 ○ 夫荷旃被毳者 難與道純綿之麗密 羹藜含糗者 不足與論太牢之滋味 今臣 僻在西蜀 生於窮巷之中 長於逢茨之下 無有游 觀廣覽之知 顧有至愚極陋之累 不足以塞厚望應明旨 雖然 敢不略陳其愚心 而抒情素 記曰 恭惟春秋法 五始之要 在乎審己正統而已 夫賢者 國家之器用也 所任賢則趨舍省而功施普 器用利則用力少而就效衆 故 工人之用鈍器也 勞筋苦骨 終日矻矻 及至巧冶 鑄干將之樸 淸水淬其鋒 越砥斂其鍔 水斷蛟龍 陸剸犀革 忽若篲泛塵塗 如此則使離婁督繩 公輸削墨 雖崇臺五層 延袤百丈 而不溷者 工用相得也 庸人之御駑馬 亦傷吻敝策而不進於行 胸喘膚汗人極馬倦 及至駕齧膝 參乘旦 王良執靶 韓哀附輿 縱騁馳騥 忽如景靡 過都越國 蹶如歷塊 追奔電 逐遺風 周流八極 萬里一息 何其遼哉 人馬相得也 故 服絺綌之凉者 不苦盛暑之鬱燠 襲狐狢之暖者 不憂至寒之凄愴 何則 有其具者 易其備 賢人君子 亦聖王之所以易海內 是以 嘔喩受之 開寬裕之路 以延天下之英俊 夫竭智附賢者 必建仁策 索遠求士者 必樹伯迹 昔周公 躬吐握之勞故 有圄空之隆 齊桓設庭燎之禮故 有匡合之功 由此觀之 君人者 勤於求賢 而逸於得人 人臣亦然 昔賢者之未遭遇也 圖事揆策則君不用其謀 陳見悃誠則上不然其信 進仕不得施效 斥逐又非其愆 是故 伊尹勤於鼎俎 太公困於鼔刀 百里自鬻 寧子飯牛 離此患也 及至遇明君遭聖主也 運籌合上意 諫諍則見聽 進退得關其忠 任職得行其術 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 離蔬釋蹻而享膏粱 剖符錫壤 而光祖考 傳之子孫 以資說士 故 世必有聖知之君而後有賢明之臣 故 虎嘯而風冽 龍興而致雲 蟋蟀俟秋吟 蜉蝣出以陰 易曰 飛龍在天 利見大人 詩曰 思皇多士 生此王國 故 世平主聖 俊乂將自至 若堯舜禹湯文武之君 獲稷契皐陶伊尹呂望之臣 明明在朝 穆穆布列 聚精會神 相得益章 雖伯牙操遞鍾 逄門子彎烏號 猶未足以喩其意也 故 聖主 必待賢臣而弘功業 俊士 亦俟明主以顯其德 上下俱欲 歡然交欣 千載一會 論說無疑 翼乎如鴻毛遇順風 沛乎若巨魚縱大壑 其得意如此 則胡禁不止 曷令不行 化溢四表 橫被無窮 遐夷貢獻 萬祥必臻 是以 聖主 不偏窺望而視己明 不殫傾耳而聽已聰 恩從祥風翶 德與和氣游 太平之責塞 優游之望得 遵遊自然之勢 恬淡無爲之場 休徵自至 壽考無疆 雍容垂拱 永永萬年 何必偃仰屈伸 若彭祖 喣噓呼吸 如喬松 眇然絶俗離世哉 詩曰 濟濟多士 文王以寧 蓋信乎以寧也 ○ 樂志論 ○ 仲長統使居有良田廣宅 背山臨流 溝池環匝 竹木周布 場圃築前 果園樹後 舟車足以代步涉之難 使令足以息四體之役 養親有兼珍之膳 妻孥無苦身之勞 良朋萃止則陳酒肴以娛之 嘉時吉日則烹羔豚以奉之 躕躇畦苑 遊戱平林 濯淸水 追凉風 鈞游鯉 弋高鴻 諷於舞雩之下 詠歸高堂之上 安神閨房 思老氏之玄虛 呼吸精和 求至人之彷彿 與達者數子 論道講書 俯仰二儀 錯綜人物 彈南風之雅操 發淸商之妙曲 逍遙一世之上 脾睨天地之間 不受當時之責 永保性命之期 如是則可以凌霄漢 出宇宙之外矣 豈羨夫入帝王之門哉 ○ 出師表 ○ 諸葛孔明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 侍衛之臣 不懈於內 忠志之士 忘身於外者 蓋追先帝之殊遇 欲報之於陛下也 誠宜開張聖聽 以光先帝遺德 恢弘志士之氣 不宜妄自菲薄 引喩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 俱爲一體 陟罰臧否 不宜異同 若有作奸犯科 及爲忠善者 宜付有司 論其刑賞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不宜偏私 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郞郭攸之費褘董允等 此皆良實 志慮忠純 是以 先帝簡拔 以遺陛下 愚以爲宮中之事 事無大小 悉以咨之然後施行 必能裨補闕漏 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 性行淑均 曉暢軍事 試用於昔日 先帝稱之曰能 是以 衆議擧寵爲督 愚以爲營中之事 事無大小 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陣和睦 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親小人遠賢臣 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 每與臣論此事 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侍中尙書長史參軍 此悉貞亮死節之臣 願陛下親之信之 則漢室之隆 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 躬耕南陽 苟全性命於亂世 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諮臣以當世之事 由是感激 遂許先帝以驅馳 後値傾覆 受任於敗軍之際 奉命於危難之間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愼 故 臨崩 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 夙夜憂嘆 恐託付不效 以傷先帝之明 故 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 今南方 已定 兵甲 已足 當獎率三軍 北定中原 庶竭駑鈍 攘除姦凶 興復漢室 還於舊都 此臣所以報先帝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 進盡忠言 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 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 以告先帝之靈 若無興德之言 則責攸之禕允等之咎 以彰其慢 陛下 亦宜自謀 以諮諏善道 察納雅言 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 臨表涕泣 不知所云 ○ 後出師表 ○ 先帝 慮漢賊 不兩立 王業 不偏安 故 託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 量臣之才 固知臣伐賊 才弱賊彊也 然不伐賊 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 孰與伐之 是故 託臣而不疑也 臣 受命之日 寢不安席 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 宜先入南 故 五月渡瀘 深入不毛 幷日而食 臣 非不自惜也 顧王業 不可得偏安於蜀都 故 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 而議者謂爲非計 今賊 適疲於西 又務於東 兵法 乘勞 此 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 明並日月 謀臣 淵深 然 涉險被創 危然後安 今陛下未及高帝 謀臣 不如良平 而欲以長策取勝 坐定天下 此 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 各據州郡 論安言計 動引聖人 群疑滿腹 衆難 塞胸 今歲不戰 明年不征 使孫策 坐大遂幷江東 此 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絶於人 其用兵也髣髴孫吳 然 困於南陽 險於烏巢 危於祁連 偪於黎陽 幾敗北山 殆死潼關 然後 僞定一時爾 況臣 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 此 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 五攻昌覇不下 四越巢湖不成 任用李服而李服 圖之 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 先帝每稱操爲能 猶有此失 況臣駑下 何能必勝 此 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 中間朞年耳 然 喪趙雲 陽群 馬玉 閻芝 丁立 白壽 劉郃 鄧銅等 及曲長 屯將七十餘人 突將無前 賨叟 靑羌 散騎 武騎一千餘人 此皆數十年之內 所糾合四方之精銳 非一州之所有 若復數年 則損三分之二也 當何以圖敵 此 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 而事不可息 事不可息 則住與行 勞費正等 而不及蚤圖之 欲以一州之地 與賊持久 此 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 事也 昔 先齊敗軍於楚 當此時 曺操拊手 謂天下已定 然後 先帝東連吳越 西取巴蜀 擧兵北征 夏侯授首 此操之失計 而漢事將成也 然後 吳更違盟 關羽毁敗 秭歸蹉跌 曹丕稱帝 凡事如是 難可逆見 臣 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 至於成敗利鈍 非臣之明 所能逆覩也 ○ 酒德頌 ○ 劉伯倫有大人先生 以天地 爲一朝 萬期 爲須臾 日月 爲庭衢 八荒 爲庭衢 行無轍跡 居無室廬 幕天席地 縱意所如 止則操巵執觚 動則挈榼提壺 唯酒 是務 焉知其餘 有貴介公子 縉紳處士 聞吾風聲 議其所以 乃奮袂揚衿 怒目切齒 陳設禮法 是非鋒起 先生 於是 方捧甖承槽 銜盃漱醪 奮髥踑踞 枕麴藉糟 無思無慮 其樂陶陶 兀然而醉 恍爾而醒 靜聽 不聞雷霆之聲 熟視 不見泰山之形 不覺寒暑之切肌 嗜慾之感情 俯觀萬物 擾擾焉如江漢之浮萍 二豪侍側焉 如踝蠃之螟蛉 ○ 蘭亭記 ○ 王逸少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 群賢 畢至 少長 咸集 此地 有崇山峻嶺 茂林脩竹 又有淸流激湍 映帶左右 引以爲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一觴一詠 亦足以暢敍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氣淸 惠風 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 悟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託 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 舍萬殊 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己 快然自得 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旣倦 情隨事遷 感慨 係之矣 向之所欣 俛仰之間 以爲陣迹 尤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脩短 隨化 終期於盡 古人 云死生 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攬昔人興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 不能諭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爲虛誕 齊彭殤爲妄作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 列敍時人 錄其所述 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 陳情表 ○ 李令伯臣以險釁 夙遭愍凶 生孩六月 慈父見背 行年四歲 舅奪母志 祖母劉閔臣孤弱 躬親撫養 臣 少多疾病 九歲 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成立 旣無叔伯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晩有兒息 外無朞功强近之親 內無應門五尺之童 焭焭孑立 形影相吊 而劉夙嬰疾病 常在牀褥 臣侍湯藥 未嘗廢離 逮奉聖朝 沐浴淸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後刺史臣榮 擧臣秀才 臣 以供養無主 辭不赴 會詔書特下 拜臣郞中 尋蒙國恩 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 當侍東宮 非臣隕首 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 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 責臣逋慢 郡縣 逼迫 催臣上道 州司臨門 急於星火 臣欲奉詔奔馳 則以劉病日篤 欲苟順私情 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爲狼狽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 猶蒙矜育 況臣孤苦特爲尤甚 且臣 少事僞朝 歷職郞暑 本圖宦達 不矜名節 今臣 亡國之賤俘 至微至陋 過蒙拔擢 寵命優渥 豈敢盤桓 有所希冀 但以劉日薄西山 氣息 奄奄 人命 危淺 朝不慮夕 臣 無祖母 無以至今日 祖母無臣 無以終餘年 母孫二人 更相爲命 是以區區 不能廢遠 臣密 今年 四十有四 祖母劉 今九十有六 是臣 盡節於陛下之日 長 報劉之日 短也 烏鳥私情 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 非獨蜀之人士 及二州牧伯 所見明知 皇天后土實所共鑑 願陛下 矜愍愚誠 廳臣微志 庶劉僥倖 卒保餘年 臣 生當隕首 死當結草 臣不勝怖懼之情 謹拜表以聞 ○ 歸去來辭 ○ 陶淵明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 胡不歸 旣自以心爲形役 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 知崍者之可追 實述塗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舟搖搖以輕颺 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 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 載欣載奔 僮僕 歡迎 稚子 候門 三徑 就荒 松菊 猶存 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 引壺觴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顔 倚南窓以寄傲 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 門雖設而相關 策扶老以流憩 時矯首而遐觀 雲無心以出峀 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 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 請息交以絶游 世與我而相違 復駕言兮焉求 悅親戚之情話 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 告余以春及 將有事于西疇 或命巾車 或棹孤舟 旣窈窕以尋壑 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 羨萬物之得時 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內復幾時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爲乎遑遑欲何之 富貴 非吾願 帝鄕 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 登東皐以舒嘯 臨淸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 樂夫天命復奚疑 詳說古文眞寶大全 後集 卷之二 ○ 五柳先生傳 ○ 陶淵明先生不知何許人 亦不詳其姓字 宅邊 有五柳樹 因以爲號焉 閑靖少言 不慕榮利 好讀書 不求審解甚 每有意會 便欣然忘食 性 嗜酒 家貧 不能常得 親舊知其如此 或置酒而招之 造飮輒盡 期在必醉 旣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環堵蕭然 不蔽風日 短褐穿結 簞瓢屢空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 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 以此自終 贊曰 黔婁 有言 不戚戚於貧賤 不汲汲於富貴 極其言 玆若人之儔乎 酣觴賦詩 以樂其志 無懷氏之民歟 葛天氏之民歟 ○ 北山移文 ○ 孔德璋鍾山之英 草堂之靈 馳煙驛路 勒移山庭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 蕭洒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潔 干靑雲而直上 吾方知之矣 若其亭亭物表 皎皎霞外 芥千金而不眄 屣萬乘其如脫 聞鳳吹於洛浦 値薪歌於延瀨 固亦有焉 豈期始終 參差 蒼黃 反覆 淚翟子之悲 慟朱公之哭 乍廻迹以心染 或先貞而後黷 何其謬哉 嗚呼 尙生 不存 仲氏 旣往 山阿寂寥 千載誰賞 世有周子 雋屬之士 旣文旣博 亦玄亦史 然而學遁魯 習隱南郭 竊吹草堂 濫巾北岳 誘我松桂 欺我雲壑 雖假容於江皐 乃纓情於好爵 其始至也 將欲排巢父 拉許由 傲百世 蔑王侯 風情 張日 霜氣橫秋 或歎幽人長往 或怨王孫不游 談空空於釋部 覈玄玄於道流 務光 何足比 涓子不能儔 及其鳴騶 入谷鶴書 赴隴 形馳魄散 志變神動 爾乃眉軒席次 袂聳筵上 焚芰製而製荷衣 抗塵容而走俗狀 風雲悽其帶憤 石泉呬而下愴 望林巒而有失 顧草木而如喪 至其紐金章 綰黑綬 跨屬城之雄 冠百里之首 張英風於海甸 馳妙譽於浙右 道帙長擯 法筵久埋 敲扑諠囂 犯其慮 牒訴倥傯 裝其懷 琴歌旣斷 酒賦無續 常綢繆於結課 每紛綸於折獄 籠張趙於往圖 架卓魯於前籙 希蹤三輔豪 馳聲九州牧 使其高霞孤映 明月獨擧 靑松落陰 白雲誰侶 磵戶摧絶無與歸 石逕荒凉徒延竚 至於還颷入幕 寫霧出楹 蕙帳空兮夜鶴怨 山人去兮曉猿驚 昔聞投簪逸海岸 今見解蘭縛塵纓 於是 南獄獻嘲 北隴騰笑 列壑爭譏 攢峯竦誚 慨遊子之我欺 悲無人以赴弔 故其林慙無盡 澗愧不歇 秋桂遣風 春蘿擺月 騁西山之逸議 馳東皐之素謁, 今乃促裝下邑 浪栧上京 雖情投於魏闕 或假步於山扃 豈可使芳杜厚顔 薜荔無耻 碧嶺再辱 丹崖重滓 塵遊躅於蕙路 汚淥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雲關 斂輕霧藏鳴湍 截來轅於谷口 杜妄轡於郊端 於是 叢條瞋膽 疊潁怒魄 或飛柯以折輪 乍低枝而掃迹 請廻俗士駕 爲君謝逋客 ○ 滕王閣序 ○ 王勃南昌 故郡 洪都 新俯 星分翼軫 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 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 龍光射牛斗之墟 人傑 地靈 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 俊彩星馳 臺隍枕夷夏之交 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 棨戟遙臨 宇文新州之懿範 襜帷暫駐 十旬休暇 勝友如雲 千里逢迎 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 孟學士之詞宗 紫電淸霜 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 路出名區 童子何知 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 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淸 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騑 於上路 訪風景於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 得仙人之舊館 層巒聳翠 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 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 窮嶋嶼之縈廻桂殿蘭宮 列岡巒之體勢 披수綉闥 俯雕甍 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 閭閻撲地 鍾鳴鼎食之家 舸艦迷津 靑雀黃龍之舳 虹銷雨霽 彩徹雲衢 落霞與孤騖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魚舟唱晩 響窮彭蠡之濱 鴈陣驚寒 聲斷衡陽之浦 遙吟俯暢 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淸風生 纖歌凝而白雲遏 睢園綠竹 氣凌彭澤之樽 鄴水朱華 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具 二難幷 窮睇眄於中天 極娛遊於暇日 天高地逈 覺宇宙之無窮 興盡悲來 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於日下 指吳會於雲間 地勢極而南溟深 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 盡是他鄕之客 懷帝閽而不見 奉宣室以何年 嗚呼 時運不齊 命途多舛 憑唐易老 李廣難封 屈賈誼於長沙 非無聖主 竄梁鴻於海曲 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安貧 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 寧知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 不墮靑雲之志 酌貪泉而覺爽 處涸轍以猶懽 北海雖賖扶搖 可接 東隅 已逝 桑楡非晩 孟嘗 高潔 空懷報國之心 阮籍猖狂 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 一介書生 無路請纓 等終軍之弱冠 有懷投筆 慕宗慤之長風 舍簪笏於百齡 奉晨昏於萬里 非謝家之寶樹 接孟氏之芳隣 他日趨庭 叨陪鯉對 今晨捧袂 喜托龍門 楊意 不逢撫凌雲而自惜 鍾期 旣遇奏流水以何慙 嗚呼 勝地不常 盛筵難再 蘭亭已矣 梓澤丘墟 臨別贈言 幸承恩於偉餞 登高作賦 是所望於群公敢竭鄙誠 恭疎短引 一言均賦 四韻俱成 滕王高閣 臨江渚 佩玉鳴鑾罷歌舞 畵棟朝飛南浦雲 朱簾 暮捲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度幾秋閣中帝子 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 春夜宴桃李園序 ○ 李太白夫天地者 萬物之逆旅 光陰者 百代之過客 而浮生若夢 爲歡樂何古人 秉燭夜遊 良有以也 況陽春 召我以煙景 大塊假我以文章 會桃李之芳園 序天倫之樂事 群季俊秀 皆爲惠連 吾人詠歌 獨慙康樂 幽賞 未已 高談 轉淸 開瓊筵以坐花 飛羽觴而醉月 不有佳作 何伸雅懷 如詩不成 罰依金谷酒數 ○ 與韓荊州書 ○ 白 聞天下談士 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 但願一識韓荊州 何令人之景慕 一至於此 豈不以周公之風 躬吐握之事 使海內豪俊 奔走而歸之 一登龍門則聲價 十倍 所以龍蟠鳳逸之士 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 君侯 不以富貴而驕之 寒賤而忽之 則三千之中 有毛遂 使白得穎脫而出 卽其人焉 白隴西布衣 流落楚漢 十五 好劒術 徧干諸侯 三十 成文章 歷抵卿相 雖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夫 皆王公大人 許與氣義 此疇曩心跡 安敢不盡於君侯哉 君侯 制作侔神明 德行 動天地 筆參造化 學究天人 幸願開張心顔 不以長揖見拒 必若接之以高晏縱之以淸談請日試萬言 倚馬可待 今天下 以君侯 爲文章之司命 人物之權衡 一經品題 便作佳士 而今君侯 何惜階前盈尺之地 不使白 揚眉吐氣 激昂靑雲耶 昔 王子師 爲豫州 未下車 卽辟荀慈明旣下車 又辟公文擧 山濤 作冀州甄拔三十餘人 或爲侍中尙書 先代所美 而君侯 亦一薦嚴恊律 入爲秘書郞 中間 崔宗之房習祖黎昕許瑩之徒 或以才名見知 或以淸白見賞 白 每觀其銜恩撫躬 忠義奮發 白 以此感激 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腹中 所以不歸他人而願委身國士 儻急難有用 敢效微軀 且人非堯舜 誰能盡善 白 謨猷籌畵 安能自矜至於制作 積成卷軸 欲塵穢視聽 恐雕蟲小伎 不合大人 若賜觀芻蕘 請給紙筆 兼之書人 然後 退掃閑軒 繕寫呈上 庶靑萍結綠 長價於薛卞之門 幸推下流 大開獎飾 惟君侯圖之 ○ 大寶箴 ○ 張蘊古今來古往 俯察仰觀 惟辟作福 爲君實難 主普天之下 處王公之上 任土貢其所求 具寮陳其所唱 是故 恐懼之心 日弛 邪僻之情 轉放 豈知事起乎所忽 禍生乎無妄 固以聖人 受命 拯溺亨屯 歸罪於己 因心於民 大明無私照 至公無私親 故以一人 治天下 不以天下 奉一人 禮以禁其奢 樂以防其佚 左言而右事 出警而入蹕 四時調其慘舒 三光 同其得失 故身爲之度而聲爲之律 勿謂無知 居高聽卑 勿謂何害 積小就大 樂不可極 樂極生哀 欲不可縱 縱欲成 壯九重於內 所居 不過容膝 彼昏 不知 瑤其臺而瓊其室 羅八珍於前 所食 不過適口 唯狂 罔念 丘其糟而池其酒 勿內荒於色 勿外荒於禽 勿貴難得貨 勿聽亡國音 內荒 伐人性 外荒 蕩人心 難得之貨 侈 亡國之音 瑤 勿謂我尊而傲賢慢士 勿謂我智而拒諫矜已 聞之何后 據饋頻起 亦有魏帝 牽裾不止 安彼反則 如春陽秋露 巍巍蕩蕩 恢漢高大度 撫玆庶事 如履薄臨深 戰戰慄慄 用周文小心 詩之不識不知 書之無偏無黨 一彼此於胸臆 損好惡於心想 衆棄而後 加刑 衆悅而後 行賞 弱其强而治其亂 伸其屈而直其枉 故 曰 如衡如石 不定物而限 物之懸者 輕重自見 如水如鏡 不示物以情 物之鑑者 姸媸 自生 物渾渾而濁 物皎皎而淸 物汶汶而闇 物察察而明 雖冕旒 蔽目 而視於未形 雖黈纊 塞耳 而聽於無聲 縱心乎湛然之域 遊神於至道之精 知之者 應洪纖而效響 酌之者 隨淺深而皆盈 故 曰天之經地寧王之貞四時 不言而代序 萬物無言而化成 豈知帝力而天下 和平 吾王 撥亂 戡以智力 民懼其威 未懷其德 我皇 撫運 扇以淳風 民懷其始 未報其終 爰述金鏡 窮神盡聖 使人以心 應言以行 包括治禮 抑揚詞令 天下 爲公 一人有慶 開羅起祝 援琴命詩 一日二日 念玆在玆 人所召 自天祐之 諍臣 司直 敢告前疑 ○ 原人 ○ 韓退之形於上者 謂之天 形於下者 謂之地 命於其兩間者 謂之人 形於上 日月星辰 皆天也 形於下 草木山川 皆地也 命於其兩間 夷狄禽獸 皆人也 曰然則吾謂禽獸曰人可乎 曰非也 指山而問焉曰山乎 曰山可也 山有草木禽獸 皆擧之矣 指山之一草而問焉曰山乎 曰山則不可 天道亂而日月星辰 不得其行 地道亂而草木山川 不得其平 人道 亂而夷狄禽獸 不得其情 天者 日月星辰之主也 地者 草木山川之主也 人者 夷狄禽獸之主也 主而暴之 不得其爲主之道矣 是故 聖人 一視而同仁 篤近而擧遠 ○ 原道 ○ 博愛之謂仁 行而宜之之謂義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 足乎己 無待於外之謂德 仁與義 爲定名 道與德 爲虛位 故 道 有君子有小人而德有凶有吉 老子之小仁義 非毁之也 其見者 小也 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 非天 小也 彼以煦煦爲仁 孑孑爲義 其小之也 則義 其所謂道 道其所道 非吾所謂道也 其所謂德 德其所德 非吾所謂德也 凡吾謂道德云者 合仁與義言之也 天下之公言也 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 去仁與義言之也 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 孔子沒 火于秦 黃老于漢 佛于晋宋齊梁魏隨之間 其言道德仁義者 不入于楊 則入于墨 不入于老 則入于佛 入于彼 則出于此 入者 主之 出者 奴之 入者 附之 出者 汚之 噫 後之人 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 孰從而聽之 老者曰孔子 吾師之弟子也 佛者曰 孔子 吾師之弟子也 爲孔子者 習聞其說 樂其誕而自小也 亦曰 吾師 亦嘗云爾 不惟擧之於其口 而又筆之於其書 噫 後之人 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 其孰從而求之 甚矣 人之好怪也 不求其端 不訊其末 惟怪之欲聞 古之爲民者 四 今之爲民者 六 古之敎者 處其一 今之敎者 處其三 農之家一 而食粟之家六 工之家一 而用器之家六 賈之家一 而資焉之家六 奈之何民不窮且盜 也 古之時 人之害 多矣 有聖人者 立然後 敎之以相生養之道 爲之君爲之師 驅其蟲蛇禽獸而處其中土寒然後爲之夜 飢然後爲之食 木處而顚 土處而病也 然後爲之宮室 爲之工 以贍其器用 爲之賈 以通其有無 爲之醫藥 以濟其夭死 爲之葬埋祭祀 以長其恩愛 爲之禮 以次其先後 爲之樂 以宣其湮鬱 爲之政 以率其怠倦 爲之刑 以鋤其强梗 相欺也 爲之府璽斗斛權衡 以信之 相奪也 爲之城郭甲兵 以守之 害至而爲之備 患生而爲之防 今其言曰 聖人 不死 大盜 不止 剖斗折衡 而民不爭 鳴呼 其亦不思而已矣 如古之無聖人 人之類滅 久矣 何也 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熟也 無爪牙以爭食也 是故 君者 出令者也 臣者 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 民者 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 以事其上者也 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爲君 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爲臣 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 以事其上則誅 今其法曰 必棄而君臣 去而父子 禁而相生相養之道 以求其所謂淸凈叔滅者 鳴呼 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 而不見黜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 不見正於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與王 其號名 殊 其所以爲聖 一也 夏葛而冬裘 渴飮而飢食 其事 雖殊 其所以爲智 一也 今其言曰 曷不爲太古之無事 是亦責冬之裘者 曰曷不爲葛之之易也 責飢之食者 曰曷不爲飮之之易也 傳曰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 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 先脩其身 欲脩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 然則古之所 謂正心而誠意者 將以有爲也 今也 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者 滅其天常 子焉而不父其父 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 孔子之作春秋也 諸侯用夷禮則夷之 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經曰夷狄之有君 不如諸夏之亡 詩曰 戎狄是膺 荊舒是懲 今也 擧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敎之上 幾何其不胥而爲夷也 夫所謂先王之敎者 何也 博愛之謂仁 行而宣之之謂義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 足乎已 無待於外之謂德 其文 詩書易春秋 其法 禮樂刑政 其民 士農工賈 其位 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 其服 麻絲 其居 宮室 其食粟米 蔬果魚肉 其爲道 易明而其爲敎 易行也 是故 以之爲已則順而從 以之爲人則愛而公 以之爲心則和而平 以之爲天下國家 無所處而不當 是故 生則得其情 死則盡其常 郊焉而天神假 廟焉而人鬼饗 曰 斯道也 何道也 曰 斯吾所謂道也 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 堯以是傳之舜 舜以是傳之禹 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傳之孔子 孔子傳之孟軻 軻之死 不得其傳焉 荀與揚也 擇焉而不精 語焉而不詳 由周公而上 上而爲君 故 其事 行 由周公而下 下而爲臣 故 其說 長 然則如之何而可也 曰不塞 不流 不止 不行 人其人 火其書 廬其居 明先王之道 以道之 鰥寡孤獨廢疾者 有養也 其亦庶乎其可也 ○ 重答張籍書 ○ 吾子 不以愈無似 意欲推而納之聖賢之域 拂其邪心 增其所未高 謂愈之質 有可至於道者 浚其源 道其 所歸 漑其根 將食其實 此盛德者之所辭讓 況於愈者哉 抑其中 有宜復者 故 不可逐已 昔者 聖人之作春秋也 旣深其文辭矣 然猶不敢公傳道之 口授弟子 至於後世 然後其書 出焉 其所以慮患之道 微矣 今夫二氏之所宗而事之者 下及公卿輔相 吾豈敢昌言排之哉 擇其可語者誨之 猶時與吾悖 其聲 譊譊 若逐成其書則見而怒之者 必多矣 必且以我爲狂爲惑 其身之不能恤 書於吾何有 夫子 聖人也 且曰自吾得子路而惡聲不入於耳 其餘輔而相者 周天下 猶且絶糧於陳 畏於匡 毁於叔孫 奔走於齊魯宋衛之郊 其道 雖尊 其窮也 亦甚矣 賴其徒 相與守之 卒有立於天下 向使獨言而獨書之 其存也 可冀乎 今夫二氏之行乎中土也 盖六百餘年矣 其植根 固 其流波 漫 非可以朝令而夕禁也 自文王沒 武王周公成康 相與守之 禮樂 皆在 至乎夫子 未久也 自夫子而至乎孟子 未久也 自孟子而至乎揚雄 亦未久也 然猶其動 若此 其困 若此而後 能有所立 吾其可易而爲之哉 其爲也 易則其傳也 不遠 故 余所以不敢也 然 勸古人 得其時行其道則無所爲書 爲書者 皆所爲不得行乎今而行乎後者也 今吾之得吾志失吾志 未可知 俟五六十爲之 未失也 天不欲使玆人 有知乎 則吾之命 不可期 如使玆人 有知乎 非我 其誰哉 其行道其爲書其化今其傳後 必有在矣 吾子 其何遽戚戚於吾所爲哉 前書 謂吾 與人商論 不能下氣 若好已勝者然 雖誠有之 抑非好已勝也 好已之道 勝也 已之道 乃夫子孟軻場雖所傳之道也 若不勝則無以爲道 吾豈敢避是名哉 夫子之言 曰吾 與回 言 終日不違如愚 則其與衆人辯也 有矣 駁雜之譏 前書 盡之 吾子 其復之 昔 者 夫子 猶有所戱 詩不云乎 善戱謔兮 不爲虐兮 記 曰 張而不弛 文武 不爲也 豈害於道哉 吾子 其未之思乎 孟君 將有所適 思與吾子別 庶幾一來 愈 再拜 ○ 上張僕射書 ○ 力月一日 愈 再拜 受牒之明日 在使院中 有小吏 持院中故事節目十餘事 來示愈 其中不可者 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終 皆晨入夜歸 非有疾病事故 輒不許出 當時 以初受命 不敢言 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 若此者 非愈之所能也 抑而行之 必發狂疾 上無以承事于公 忘其將所以報德者 下無以自立 喪失其所以爲心 夫如是 則安得而不言 凡執事之擇於愈者 非謂其能晨入夜歸也 必將有以敗之 苟有以取之 雖不晨入夜歸 其所取者 猶在也 下之事上 不一其事 上之使下 不一其事 量力而任之 度才而處之 其 所不能 不彊使爲 是故 爲下者 不獲罪於上 爲上者 不得怨於下矣 孟子 有云 今之諸侯 無大相過者 以其皆好臣其所敎 而不好臣其所受敎 今之時 與孟子之時 又加遠矣 皆好其聞命而奔走者 不好其直已而行道者 聞命而奔走者 好利者也 直已而行道者 好義者也 未有好利而愛其君者 未有好義而忘其君者 今之王公大人 惟執事 可以聞此言 惟愈 於執事也 可以此言 進 愈 蒙幸於執事 其所從 舊矣 若寬假之 使不失其性 加待之 使足以爲名 寅而入 盡辰而退 申而入 終酉而退 率以爲常 亦不廢事 天下之人 聞執事之於愈 如是也 必皆曰 執事之好士也 如此 執事之待士以禮 如此 執事之使人不枉其性而能有俗 如此 執事之欲成人之名 如此 執事之厚於故舊 如此 又將曰 韓愈之識其所依歸也 如此 韓愈之不諂屈於富貴之人如此 韓愈之賢 能使其主 待之以禮 如此 則死於執事之門 無悔也 若使隨行而入 逐隊而趨 言不敢盡其誠 道有所屈於已 天下之人 聞執事之於愈 如此 皆曰 執事之用韓愈 哀其窮 收之而已耳 韓愈之事執事 不以道 利之而已耳 苟如是 雖日受千金之賜 一歲九遷其宮 感息則有之矣 將以稱 於天下曰 知已則未也 伏惟哀其所不足 矜其愚 不錄其罪 察其辭而垂仁採納焉 愈 恐懼再拜 ○ 爲人求薦書 ○ 木在山 馬在肆 過之而不顧者 雖日累千萬人 未爲不材與下乘也 及至匠石 過之而不睨 伯樂 遇之而不 顧然後 知其非棟梁之材 超逸之足也 以某 在公之宇下 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婭之後 是 生于匠石之園 長于伯樂之廐者也 於是而不得知 假有見知者 千萬人 亦何足云耳 今幸賴天子 每歲 詔公卿大夫 貢士 若某等比 咸得以薦聞 是以 冒進其說 以累於執事 亦不自量已 然 執事 其知某 何如哉 昔人 有鬻 馬不售於市者 知伯樂之善相也 從而求之 伯樂一顧 價增三倍 某 與其事頗相類 是故 始終言之耳 ○ 答陳商書 ○ 愈白 辱惠書 語高而旨深 三四讀 尙不能通曉 茫然增愧赧 又不以其淺弊 無過人智識 且喩以所守幸甚 愈敢不吐露情實 然自識其不足補 吾子所須也 齊王好竽 有求仕於齊者 操瑟而往 立王之門三年 不得入 叱曰 吾瑟鼓之 能使鬼神上下 吾鼓瑟合軒轅氏之律呂 客罵之曰 王好竽而子鼓瑟 瑟雖工 與王之不好何 是所謂工於瑟而不工於求齊也 今擧進士於此世 求祿利行道於此世 而爲文 必使一世人不好 得無與操瑟立齊門者比歟 文誠工不利於求 求不得則怒且怨 不知君子 必爾爲不也 故區區之心 每有來訪者 皆有意於不肖者也 略不辭讓 遂盡言 惟吾子諒察 ○ 與孟簡尙書書 ○ 蒙惠書云 有人傳愈近少奉釋氏者 妄也 潮州時 有一老僧號太顚 頗聰明識道理 遠地無所可與語者 故自山召至州郭 留十數日 實能外形骸 以理自勝 不爲事物侵亂 與之語 雖不盡解 要自胸中 無滯礙 以爲難得 因與往來 及祭神至海上 遂造其慮 及來袁州 留衣複爲別 乃人之情 非崇信其法 求福田利益也 孔子云 丘之禱久矣 凡君子行己立身 自有法度 聖賢事業 具在方冊 可效可師 仰不愧天 俯不愧人 內不愧心 積善積惡 殃慶自各以其類至 何有去聖人之道 捨先王之法而從夷狄之敎 以求福利也 詩不云乎 愷悌君子 求福不回 傳又曰不爲威惕 不爲利疚 假與釋氏 能與人爲禍福 非守道君子之 所懼也 況萬萬無此理 且彼彿者 果何人哉 其行事類君子邪 小人邪 若君子也 必不妄加禍於守道之人 與小人也 其身已死 其鬼不靈 天地神祇 昭布森列 非可誣也 又肯令其鬼 行胸臆作威福於其間哉 進退無所據而信奉之 亦且惑矣 且愈不助釋氏而排之者 其亦有說 孟子云 今天下 不之揚則之墨 揚墨交亂而聖賢之道不明 聖賢之道不明 則三網淪而九法斁 禮樂崩而夷狄橫 幾何其不爲禽獸也 故曰 能言距揚墨者 聖人之徒也 揚子雲曰 古者揚墨塞路 孟子辭而闢之廓如也 夫揚墨行 王道廢 且將數百年 以至於秦 卒滅先王之法 燒除經書 坑殺學士 天下遂大亂 及秦滅漢興且百年 尙未知修明先王之道 其後始除挾書之律 稍求亡書招學士 經雖少得 尙皆殘缺 十亡二三 故學士多老死 新者不見全經 不能盡知先王之事 各以所見爲守 分離乖隔 不合不公 二帝三王群聖人之道 於是大壞 後之學者 無所尋逐 以至于今泯泯也 其禍出於揚墨肆行而莫之禁故也 孟子雖聖賢 不得位 空言無施 雖切何補 然賴其言 而今學者 尙知宗孔氏 崇仁義 貴王賤覇而已 其大經大法 皆亡滅而不救 壞爛而不收 所謂存十一於千百 安在其能廓如也 然向無孟氏 則皆複左衽而言侏離矣 故愈常推尊孟氏以爲功不在禹下者 爲此也 漢氏以來 群儒區區修補 百孔千瘡 隨亂隨失 其危與一髮引千鈞 緜緜延延 寢以微滅 於是時也 而唱釋老於其間 鼓天下之衆而從之 嗚呼 其亦不仁甚矣 釋老之害 過於揚墨 韓愈之賢 不及孟子 孟子不能救之於未亡之前 而韓愈乃欲全之於已壞之後 嗚呼 其亦不量其力 且見其身之危 莫之救以死也 雖然使其道 由愈而粗傳 雖滅死 萬萬無恨 天地鬼神 臨之在上 質之在傍 又安得因一摧折 自毁其道而從於邪也 籍湜輩雖屢指敎 不知果能不叛去否 辱吾兄眷厚 而不獲承命 唯增慚懼 死罪死罪 ○ 送浮屠文暢師序 ○ 人固有儒名而墨行者 問其名則是 校其行則非 可以與之游乎 如有墨名而儒行者 問其名則非 校其行則是 可以與之游乎 揚子雲稱 在門墻則揮之 在夷狄則進之 吾取以爲法焉 文暢喜爲文章 其周遊天下 凡有行 必請於搢紳先生 以求詠謌其所志 貞元十九年春 將行東南 柳君宗元 爲之請作詩 解其裝 得所得叙詩累百餘篇 非至篤好 其何能致多如是邪 惜其無以聖人之道 告之者 而徒擧浮屠之說 贈焉 夫文暢浮屠也 如欲聞浮屠之說 當自就其師而問之 何故 謁吾徒而來請也 彼見吾君臣父子之懿 文物禮樂之盛 其心必有慕焉 拘其法而未能入 故樂聞其說而請之 如吾徒者宜\當告之以二帝三王之道 日月星辰之所以行 天地之所以著 鬼神之所以幽 人物之所以蕃 江河之所以流 而語之 不當又爲浮屠之說 而瀆告之也 民之初生 固若禽獸然 聖人者立然後 知宮居而粒食 親親而尊尊 生者養而死者藏 是故 道莫大乎仁義 敎莫正乎禮樂刑政 施之於天下 萬物得其宜 措之語其躬 體安而氣平 堯以是傳之舜 舜以是傳之禹 禹以是傳之湯 湯以是傳之文武 文武以是傳之周公孔子 書之於冊 中國之人 世守之 今浮屠者 孰爲而孰傳之邪 夫鳥俛以啄 仰而四顧 夫獸深居而簡出 懼物之爲己害也 猶且不脫焉 弱之肉 强之食 今吾與文暢 安居而暇食 優游以生死 與禽獸異者 寧可不知其所自耶 夫不之者 非其人之罪也 知而不爲之者 惑也 悅乎故 不能卽乎新者 弱也 知而不以告之者 不仁也 告而不以實者 不信也 余己重柳請 又嘉浮屠能喜文辭 於是乎言 詳說古文眞寶大全 後集 卷之三 ○ 平准西碑 ○ 韓退之天以唐克肖其德 聖子神孫 繼繼承承 於千萬年 敬戒不怠 全付所覆 四海九州 罔有內外 悉主悉臣 高祖太宗 旣除旣治 高宗中睿 休養生息 至于玄宗 受報收功 極熾而豐 物衆地大 蘖牙其間 肅宗代宗 德祖順考 以勤以容 大慝適去 稂莠不薅 相臣將臣 文恬武嬉 習熟見聞 以爲當然 睿聖文武皇帝 旣受群臣朝 乃考圖數貢 曰 嗚呼 天旣全付予有價 今傳次在予 予不能事事 其何以見于郊廟 群臣震懾 犇走率職 明年平夏 又明年評蜀 又命秊評江東 又明年平澤潞 遂定易定 致魏博見衛澶相 無佛從之 皇帝曰 不可究武 予其少息 九年 蔡將死 蔡人立基子元濟以請不許遂燒舞陽 犯葉襄城 以動東都 放兵四劫 皇帝歷問于朝 一二臣外 皆曰 蔡帥之不庭授 于今五十年 傳三姓四將 其樹本堅 兵利卒頑 不與打等 因撫而有 順且無事 大官臆決唱聲 萬口和附 幷爲一談 牢不可破 皇帝曰 惟天惟祖宗 所以付任予者 庶其在此 予何敢不力 況一二臣同 不爲無助 曰光顔 汝爲陳許帥 維是河東魏博郃陽三軍之在行者 汝皆將之 曰重胤 汝故有河陽 懷今益以汝 維是朔方義成陝益鳳翔延慶七軍之在行者 汝皆將之 曰弘 汝以卒萬二千 屬而子公武 征討之 曰文通 汝守壽 維是宣武淮南宣歙浙西四軍之行于壽者 汝皆將之 曰道古 汝其觀察鄂岳 曰朔 汝帥唐鄧隨 各以其兵 進戰 曰度 汝長御史 其往視師 曰度惟 汝予同 汝遂相予 以賞罰用命不用命 曰弘 汝其以節度都統諸軍 曰守謙 汝出入左右 汝惟近臣 其往撫師 曰度 汝其往 衣服飮食予士 無寒無飢 以旣厥事 遂生蔡人 賜汝節斧 通天御帶 衛卒三百 凡玆延臣 汝澤自從 惟其賢能 無憚大吏 庚申 予其臨門送汝 曰御史 予閔士大夫戰甚苦 自今以往 非郊廟祭祀 其無用樂 顔胤武 合攻其北 大戰十六 得柵城縣二十三 降人卒四萬 道古 攻其東南入戰 降卒萬三千 再入申 破其外城 文通 戰其東十餘遇 降萬二千 愬入其西 得賊將 輒釋不殺 用其策 戰比有功 十二年八月 承相度 至師 都統弘 責戰益急 顔胤武 合戰益用命 元濟 盡幷其衆洄曲 以備十月壬申 愬 用所得賊將 自文城 因天大雪 疾馳百二十里 用夜半到蔡 破其門 取元濟以獻 盡得其屬人卒 辛巳 丞相度 入蔡 以皇帝命 赦其人 惟西 平 大饗
  • 페이스북으로 보내기
  • 트위터로 보내기
  • 구글플러스로 보내기
  • 카카오스토리로 보내기
  • 네이버밴드로 보내기
  • 네이버로 보내기
  • 텀블러로 보내기
  • 핀터레스트로 보내기

Comments